我们来自才华有限公司,但拥有无限大的梦想
我们来自才华有限公司,但拥有无限大的梦想
也许我们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来自才华有限公司,我们的本事撑不起自己的理想;也许我们会认识到自己缺乏梦想成真所需的资源与坚持,在逐梦的过程中,我们败给了时间,败给了自己的惰性与懈怠;也许我们还会认识到自己完全不可能去拥抱理想……
三月初,走在上海的街头,微风吹拂,湿润温暖,让人感觉到春天来了。我看到路边一个三岁的小孩张大嘴,迎着风边喊边跑,给人一种“一定会有美好的一年”的很棒的感觉。从去年十月开始,一直伴随着我的动力缺失症似乎也在这样的春天里消失了,我感觉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这一切使我不禁想起电影《立春》中的台词:“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在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说这句话的文艺女青年叫王彩玲,她喜欢唱歌剧,也唱得好。你说她是其貌不扬的普通人吧,其实她还算不上,电影中喜欢油画的黄四宝看到她后,曾遗憾地说,想不到王彩玲长得这么难看。王彩玲大龄未婚,一口龅牙,满脸疙瘩和黑斑,走路迈着八字脚,性情古怪,对喜欢自己的男人很不屑。她喜欢躲在房间里自己缝制演出服,自视为天才,觉得自己与芸芸众生不同,她经常对人说“我一定能把自己唱到巴黎去”。她一次次坐着火车从小县城来北京,找歌剧院求职,被人拒绝,人家对她说“你想都不用想”。她一次次在北京花钱托人买户口,希望自己能走出那闭塞的小县城。
后来,她的户口梦、北京梦、巴黎梦都幻灭了。婚姻无着后,她似乎认命了,领养了一名兔唇的小女孩,过着庸常平静的日子。她带着女儿去做手术,修复了女儿的容貌,她教女儿唱童谣,带她去北京玩。
我想说的第二部电影,同样与音乐有关。在《我心遗忘的节奏》中,汤姆是个年轻的房地产商人,但他的工作并不体面,有点像打手和流氓。他在居民楼里放活老鼠、断水断电,用球棒捣毁房屋设备等方式驱赶和欺压与他一样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他狂暴躁动,对于自己伤害的人没有丝毫怜悯。同时,他还要在不耐烦时一次一次地借助暴力替父亲——一个肥胖而粗鲁的不法房地产商人——摆平各种麻烦。
一次,汤姆偶遇一位年长的音乐经纪人,这人曾经是汤姆去世的钢琴家母亲的经纪人。他记得汤姆幼年时颇有音乐天分,他愿意给汤姆一个试奏的机会,这个机会也许能够让汤姆成为钢琴师。汤姆想起童年时练习钢琴的美好时光,想起了优雅温柔的母亲,于是,他重拾钢琴梦,聆听尘封已久的母亲的演奏磁带,甚至聘请了一位毕业于北京音乐学院的越南女孩苗玲作为自己的指导,他试图拾回心中遗忘的节奏。他们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在一日日的练习中,两个人的交流越来越顺畅,汤姆的钢琴技艺也获得很大的进步,但汤姆跟父亲以及同事的关系却越来越糟,因为他沉迷练琴而耽误了房地产的工作。后来,汤姆在试奏时表现得一塌糊涂,他失败了,而他的父亲因为暗线交易,被黑社会枪杀,惨死在家中。
剧情跳转到两年后,曾经的钢琴老师苗玲已经是举办独奏音乐会的明星了,而汤姆成了她的经纪人。就在一场演出的前夕,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英俊潇洒的汤姆遇上了杀父仇人,两人一阵厮打后,汤姆在即将手刃仇人的最后一刻悬崖勒马,转身离开。影片的最后,他洗净自己脸上的血污,整理好衣服,悄悄步入剧场,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闭眼聆听音乐,用布满伤口的双手在膝盖上弹出内心的旋律。
一个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对于王彩玲来说,她丑陋的相貌,身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底层,中国的户籍等体制问题是横在她实现理想路上的巨石。对于汤姆来说,他那暴戾的性格、丧失双亲的悲痛、自身所处社会底层以及从事非法行当等因素,让他在实现个人的音乐梦想时举步维艰。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我”有一位很有教养的父亲,他说:“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时候,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
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还有北京户口,会唱歌剧又长得好看的黄彩玲显然比王彩玲“唱到巴黎去”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一个出身巴黎上流社会,母亲是有名望的钢琴家,父亲是著名的地产大亨,自己从小热爱弹钢琴的杰克,显然要比汤姆举办独奏音乐会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这就是现实。人要脱离自己的环境而选择道路是异常艰难的,我们身处的环境往往塑造了我们自己和要走的路。
《立春》和《我心遗忘的节奏》似乎是拍给有文艺梦想的文艺青年们看的文艺片。也许很多人会说这两部电影都惨兮兮的,似乎在为文艺青年唱挽歌,无论是中国的文艺女青年王彩玲,还是法国的文艺男青年汤姆,他们的理想在现实面前都幻灭了,他们认了命,过着平常而普通的生活。电影似乎在告诫文艺青年们别做梦了,尽早认清现实,好好生活吧,不要太理想主义,但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并不凄惨,反而有一种独特的温情与治愈力,它们肯定了理想主义的力量。
虽然电影中的主人公最后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们收获了其他的东西。王彩玲虽然没有唱到巴黎,但有了“贴心的小棉袄”,原本都不和邻居打招呼的她体会和享受到了普通人生活的温馨与快乐。汤姆没有成为独奏钢琴家,但摆脱了暴力的打手生活,成了音乐经纪人,他选择了一种更加健康、更加光明的生活,音乐治愈了他内心的伤痛,也改变了他的灵魂。
他们的故事也让我看到:最坏的情况不过如此,我们还没有失去生活,那又何必早早放弃理想呢?
我收到很多文艺青年写来的邮件。前几天,有个女生来信说自己已经30岁了,已婚未育,一直在一个三线城市做着行政工作,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什么,想转行但很迷茫,想离开小城市到大城市去闯荡又缺乏勇气,一直梦想着能开一家带书吧的咖啡馆。
我还遇到一个文艺青年,他做着一份薪水平平的工作,一旦停下工作就要为房租发愁。虽然他没有读过多少本文学作品,但真心热爱写作。他的理想是写一部很棒的小说,成为著名的作家,最好能将自己的小说变成电影。
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追逐自己的梦想,也许他们追逐梦想后会像王彩玲和汤姆一样遭遇失败,但理想的幻灭是文艺青年认识和发现自己的必经之路,也是追求理想的人理应面对的——因为选择而承担那失败的50%的可能性。
王彩玲和汤姆之所以会理想幻灭,除了面临现实压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自身才华的局限性。有个广告公司的前辈对我说,他曾志大才疏,看不上行业里的牛人,觉得他们不过是运气好,自己以后一定比他们更牛,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那些牛人能做到的事他永远做不到。
我想,他说出了生活的真相,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棵参天大树,但实际上呢?自己也许只是一棵小草。
也许你一直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努力着,可是走着走着,某一天你忽然发现,你耗尽一生也到达不了那个终点。我们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才华是如此有限,有限到根本撑不起自己的梦想,梦想简直就是一生最大的奢望。那该怎么办?
我曾经和一个朋友为我们的另一个朋友要不要退了学去创业这件事而争得面红耳赤。他举了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例子,他们都从大学退了学。他说,如果乔布斯不理想主义,还会有后来的苹果吗?乔布斯还能成为乔布斯吗?记得当时我反驳道:可人家是乔布斯,而你只是张三,就像我会写作,他也会写作,但他叫曹雪芹……
现在想来,我和那个朋友的观点似乎都是对的。追逐理想是好的,理想幻灭也是好的,就像王彩玲和汤姆在追逐理想失败后会认识到自己“未必是这块料”,从而更加清楚地看清了自己,重新调整自己。
也许我们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来自才华有限公司,我们的本事撑不起自己的理想;也许我们会认识到自己缺乏梦想成真所需的资源与坚持,在逐梦的过程中,我们败给了时间,败给了自己的惰性与懈怠;也许我们还会认识到自己完全不可能去拥抱理想……
但认识到这些不也是好的吗?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如果你早早放弃理想,过一种更现实的生活,我想这也是好的,只是每一个人的选择不同罢了。
现实很多时候会阻碍我们实现梦想,但它并不妨碍我们拥有梦想,一个身处阴沟里的人,同样有仰望星空的权利。我们来自才华有限公司,但一样可以拥有无限大的梦想。
我们来自才华有限公司
每天上班下班打卡要准时
老板承诺年底加薪升职
有几个同事又离职
就是这家才华有限公司
维系了家的温饱事
坐在格子间敲打的手指
却感觉生命此刻像是静止
也许吧 想多啦
谁的理想不曾恢弘远大
现实啊 不复杂
说服你要低头别再犯傻
承认吧 是我傻
才配挥霍年华渺小的生啊
等青春 消失殆尽一切
才说如果当时的胡话
兑现多好啊
特别鸣谢才华有限公司
尽管要扮演着螺丝
丰功业绩留给伟大去证实
做一颗垫脚石也不太奢侈
……
也许吧 想多啦
看着人来人去嬉笑怒骂
现实啊 不复杂
最好扮演谁的锦上添花
承认吧 是我傻
才让感性牵着理性去挣扎
等明天 太阳又会落下
也许我们就已经忘啦
今天的胡话
——金玟岐的歌曲《才华有限公司》